自2025年4月起,美國總統特朗普持續開展了一系列嚴苛冷酷的外貿政策,尤其是對于我國實行的針對性的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全球貿易的正常運轉,也產生了激烈的沖突與矛盾,那么在如今激烈的外貿態勢中,家居行業的未來和方向在哪里呢,寧波市家居產業協會特整合了部分政策的變化與可能供企業參考的相關行業信息,以期為會員企業拓寬思路,提供發展的可能性。主要從美國的關稅政策、中國的外貿格局與數據陳列到可能存在的轉折點等多方面內容進行了相對翔實的分析與預測,以饗讀者。
一、2025年美國關稅政策新框架:從遏制到結構性脫鉤
(一)2024—2025年關稅升級與規則細化
我們首先整合了2024年與2025年美國對于關稅的升級和規則的細化,尤其是對于家居行業中產生的全新的態度和規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的更新:
1. 智能家居全面加稅:2025年1月起,美國對支持Matter 2.0協議的智能家居設備(含AI語音中控、儲能家具)加征25%關稅,覆蓋中國對美出口智能家居品類的90%(2024年出口額達240億美元)。
2. 碳關稅正式實施:依據《美歐綠色貿易協定》,美國對進口家居產品征收碳邊境稅(CBAM),中國板式家具(密度板基材)因碳排放強度超標,出口成本增加12%~18%。
3. 數字服務稅沖擊:亞馬遜、Wayfair等平臺對中國賣家加征“數字貿易附加費”(3.5%),涉及年銷售額超50萬美元企業,跨境B2C利潤空間再遭擠壓。
在三大主流政策的實施與壓力下,我們能夠看到全新的美國關稅政策的邏輯,已經逐漸從遏制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到結構性脫鉤的轉變,這無疑代表著我國的家居產業發展已經進入到自主發展和掌握核心優勢的階段,也要求企業擁有更多的創新自主權和核心技術優勢。
(二)政策邏輯的深層轉變
1. 供應鏈“去中國化”指標化:美國《2025年安全供應鏈法案》要求政府采購的家居產品“非中國供應鏈”占比超60%,迫使宜家、家得寶等巨頭加速轉移訂單。
2. 技術標準封鎖:IEEE暫停中國智能家居企業參與Wi-Fi 7標準制定,大疆智能照明系統因協議不兼容被排除出北美市政采購清單。
3. 盟友協同圍堵:美加墨協定(USMCA)修訂版規定,北美區域價值成分(RVC)計算中“中國原材料權重”不得超過15%,較2023年再降10個百分點。
從以上政策邏輯的轉變,我們不難發現,越是需要減低中國成分的比重,越是代表我們單位標準中的價值比重越發重要。
二、2025年中國家居外貿格局:分化加速與韌性重構
我們同時整合了2024年和2025年中國家居外貿的指標數據,從實際數據出發,看待格局的變化,哪部分產生了加速和分化,而哪部分越發強韌,重構了整體產業格局。
1.核心數據對比(2024 vs.2025上半年)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世界貿易組織)
2.結構性分化加劇
北美市場“堡壘化”:中國對美家具出口額跌至2016年以來最低水平,墨西哥憑借USMCA零關稅優勢,對美出口智能床墊增長320%(敏華墨西哥工廠貢獻65%產能)。
新興市場“去中心化”崛起:
非洲:尼日利亞萊基自貿區建成中國首個海外家居產業城,2025年對非出口組裝家具增長213%,本地化率達40%;
中東:沙特NEOM新城項目采購中國模塊化家居系統,單筆訂單金額達18億美元;
RCEP區域:印尼雅萬高鐵沿線新建12個家居展銷中心,對印尼出口定制櫥柜增長89%。
3.企業生存法則迭代
“技術專利化”生存:海爾智家2025年全球申請智能家居專利超2.1萬件,通過專利交叉授權規避美國337調查封鎖。
“微全球化”生產網絡:林氏木業在土耳其、埃及、巴基斯坦建立“百公里供應鏈圈”,實現72小時本地化交付。
“碳資產貨幣化”:曲美家居將內蒙古沙漠治理碳匯(CCER)注入產品碳足跡,對歐出口零碳沙發溢價率突破35%。
從以上內容不難分析出我國家居產業的破局點與發展方向,產業變革與升級逐步深化,縱然丟失了部分歐美國際市場份額,但在第三世界遍地開花,但企業對于核心技術的把握和控制正在逐步升級,從多個角度突破美國封鎖,完成結構化分化和去中心化貿易。
三、2025年關鍵轉折點:技術革命與規則博弈
1.技術變量
AI重構產業邏輯:
設計端:阿里巴巴“通義萬相”AI生成式設計平臺,將歐美客戶需求轉化生產效率提升300%;
制造端:格力電器“黑燈工廠”實現智能空調柜機全流程無人化生產,人工成本占比降至3.2%。
新材料突破封鎖:萬華化學研發生物基MDI(碳足跡降低62%),打破美國Bio-Preferred認證技術壁壘。
2.規則博弈
“中國標準”出海破局:
美的集團主導的智能家居互聯標準HCA 2.0獲東盟十國采納,替代Matter協議成為東南亞市場準入條件;
中國牽頭制定的《家居產品循環經濟國際標準》被77國簽署,倒逼歐盟修改EPR法規。
數字貨幣結算體系:通過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對俄羅斯、阿聯酋等國家貿易結算占比升至38%,規避SWIFT制裁風險。
從AI算力的中國化落地實踐,DEEPSEEK打破了CHAT GPT的神話,高度解放了智能生產力,到規則的大國博弈和大國品牌的奮力拼搏,我們正在突破重圍,家居行業生產力在內部算法革新中逐漸升華。正在逐步走向品牌化,破壁出圈,打破歐美價值壟斷。
四、破局路徑:在“超級全球化”與“區域聯盟”間動態平衡
1.市場策略升維
北美“迂回2.0”:在加拿大溫哥華建立“設計-物流雙中心”,利用CPTPP原產地規則(加拿大屬締約國)向美國轉口高附加值產品。
新興市場“深度本地化”:
非洲:與當地酋長家族合資建廠(如尼日利亞奧貢州家居產業園),解決土地、勞工糾紛;
中東:推出“齋月特別版”智能家居套裝,集成禮拜時間提醒、朝麥加方向指引功能。
中東市場必然會成為國內家居產業向外突破的主要市場,我會也正在開拓行業協會之間的通路,帶領更多企業探訪中東,獲取資源對接機會。
2.技術自主攻堅
開源硬件突圍:華為開源鴻蒙智能家居內核,吸引全球3000家企業共建生態,繞開安卓、iOS系統依賴。
半導體國產替代:芯海科技32位MCU芯片(專用于智能窗簾電機)量產,成本較進口型號降低47%。
3.綠色競爭力重塑
“負碳制造”體系:顧家家居徐州工廠通過BECCS(生物能源碳捕獲)技術,年封存二氧化碳2.3萬噸,獲歐盟碳關稅全額豁免。
循環經濟模式:京東居家推出“家具即服務”(FaaS)訂閱制,舊件回收再制造率達91%,打開歐美千億級市場。
從技術到低碳,家居行業正在重塑平衡,破除超級全球化的空想,從區域聯盟中尋求動態平衡與穩定,破局重生。
結語:我們正在破碎化的世界中重建秩序,破除壟斷霸權
盡管美國外貿政策步步緊逼,但2025年的中國家居外貿生態,已從“被動防御”轉向“主動破局”。縱然美國關稅壁壘導致傳統市場持續萎縮,但技術自主化(智能家居專利占比達全球42%)、市場多元化(新興市場貢獻率突破60%)、規則主導權(牽頭制定19項國際標準)三大引擎正推動行業重構競爭力。
未來三年,家居行業必然經歷“三重躍遷”:從成本競爭轉向技術定義權競爭,從產品出口轉向標準輸出,從全球代工轉向區域生態構建。唯有將“卡脖子”清單轉化為“創新導航圖”,方能在全球家居產業百年變局中掌握先機。寧波市家居產業協會將以全局視角,不斷對外接觸,為更多會員企業點燃火種,樹立燈塔,助力家居產業蝶變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