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領域的企業為什么不謀而合地發展主業務以外的業務領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或許與當前不容樂觀的形式有關。隨著消費升級的影響,消費者的需求愈發多變,單一的品類經營有時候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企業業績增長逐漸陷入到一個瓶頸期,加之家具行業競爭愈加白熱化。在這種情況下,跨界無疑是眾多企業的不二選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所謂“跨界”卻是企業發展中的無奈。
對于這種現象,行業褒貶不一,有人說這是不務正業,也有人說這是未雨綢繆。在小編看來,品牌戰略變化的背后總是免不了爭議的,風險和機遇同在。
1、“風險”
跨界也可以說是品牌外延拓展,是大多數品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一個品類中做強了,屈于品牌發展的內在需求,就開始品類擴張,無可厚非,然而品類的擴張會使原本品牌聚焦定位變得模糊化,處理不好就容易出現“四不像”的情況。“聚焦定位”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秘訣,但是很少有品牌能夠長期堅持這個簡單的道理,這也是很多品牌最終都會由盛轉衰的原因。
2、“機遇”
不可否認的是跨界的確是具有風險,但一旦成功轉型,其帶來的前景也是極為可觀的。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后,均面臨著增長的拐點,選擇跨界,延伸產品品類,實現聯合營銷,通過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來吸引消費者,能夠維持企業的持續增長。
不僅如此,跨界更是企業實力的一種直觀體現。事實上,一個企業只有在主業做精做強的時候,才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才能有資本去涉獵更為廣闊的新領域。如地板業的圣象,櫥柜業的歐派都是跨行多元化經營的典范。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企業的跨界動作也會帶來不可忽視的行業影響,達到一定的宣傳效果。
那么,家居行業的跨界大動作,到底是企業的不務正業還是未雨綢繆?或許時間才能給我們答案。爭奪市場的壓力無處不在,盲目的多元化“跨界”發展并不是明智之舉,企業之間“跟風”只會造成市場秩序的混亂和企業資源的浪費。企業練好自身內功,增強實力,量力而行才是明智之舉!
編輯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