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經到來,一大波政策新規正在來襲,有行業自身的,有環境保護的,也有涉及整個制造業的。這些新規將為衛浴行業帶來哪些變化?相信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行業新規
3月起,坐便器沒有黏貼水效標識一律不得流通
發改委今年9月發布《水效標識管理辦法》,規定自2018年3月1日起,凡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的產品,應當在產品或者產品最小包裝的明顯部位標注水效標識。據業內人士透露,《水效標識管理辦法》在衛浴行業主要針對坐便器開始實施,未來,蹲便器、小便器、水嘴的相關政策也將陸續推行。
《綠色產品評價 衛生陶瓷》7月起施行
《綠色產品評價 衛生陶瓷》(GB/T 35603-2017)12月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將于2018年7月1日施行。該標準規定了衛生陶瓷綠色產品評價技術要求,對產品的取水量、單件質量、綜合能耗、廢釉漿回收利用率等指標進行了界定。標準適用于衛生陶瓷綠色產品評價,包括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等涉水衛生陶瓷產品。
據了解,參與標準制定的有多家衛浴企業,包括佛山市南海益高衛浴有限公司、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惠達衛浴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家家衛浴有限公司等。
1月起,出口沙特衛浴產品需貼上水效標簽
2018年1月1日,沙特(SASO)將針對水龍頭、花灑、坐便器等產品實施新的水效認證要求。新的認證要求規定水龍頭、花灑、坐便器等產品在滿足相應的產品標準外,還需要對產品水力效能按等級劃分,同時必須在產品包裝上加貼規定的水效標簽。
據了解,沙特是我國重要的衛浴產品出口市場。2016年,我國出口沙特衛生潔具超過1.1億美元,排在美國、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之后,位列第六。2015年,我國出口沙特衛生潔具達到2.1億美元,出口額僅次于美國和新加坡,排在第三位。
環保政策
全國開證環境保護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依照該法規定征收環境保護稅,不再征收排污費。國務院辦公廳12月27日明確,環境保護稅將全部作為地方收入。
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已確定具體稅額。其中,遼寧、吉林、安徽、福建、江西、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等省份明確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適用稅額根據環保稅法確定的最低限額征收,即每污染當量分別為1.2元和1.4元。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和西南地區的貴州、云南等省(自治區)制定的稅額均略高于環保稅法規定的最低稅額。而京津冀和周邊省份則普遍對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確定了較高的具體適用稅額。
水污染企業面臨最高100萬元罰款
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加入了河長制,規定各級地方政府都應建立河長制,對水污染問題進行限期整改,從而強化了地方政府水環境保護的責任。新法同時加強了對違法排污企業的處罰程度,對無證或不按證排放、超標或超總量排放等違法行為,將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情節嚴重的將面臨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河南陶企停限產不再“一刀切”
日前,河南省政府發布了《關于征求河南省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修改意見的通知》。通知提出:鄭州市、開封市、安陽市、鶴壁市等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和洛陽市、平頂山市行政區域內的磚瓦窯、陶瓷等耐材企業,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全部停產。對2018年6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陶瓷企業,豁免其2019年1月1日至3月15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但要按當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參加污染管控;對2018年9月底前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水泥、陶瓷企業,豁免其2019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期間,不再實施錯峰生產。
產業趨勢
2018年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2.4萬座
國家旅游局11月發布《全國旅游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2018年至2020年全國旅游廁所建設目標。
2018年:新建和改擴建廁所2.4萬座,其中新建1.7萬座,改擴建0.7萬座;
2019年: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2.1萬座,其中新建1.6萬座、改擴建0.5萬座;
2020年: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1.9萬座,其中新建1.4萬座、改擴建0.5萬座。
計劃還提出,要落實《廁所革命技術與設備指南》,推進廁所生態化、低碳化、智能化、人性化發展,實現我國廁所全面升級。
2018年裝配式建筑發展加速
2017年出臺的《“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明確2018年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多個省市跟進:北京要求到2018年,全市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20%以上;天津要求2018年到2020年,全市新建公共建筑具備條件的應全部采用裝配式建筑;河北將于2018年開始力爭使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逐漸達到30%以上。
2017年11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訂是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后時隔24年的首次修訂。
本次修訂主要凸顯以下五大內容,一是與時俱進,新增關于網絡不正當競爭的相關規定;二是加強協調,刪除與廣告法、商標法、招投標法、反壟斷法等重復規定的內容,有利于法治統一;三是提高違法成本,進一步強化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打擊力度;四是增加調查手段,賦予調查機關采取強制措施以及查詢賬戶的取證措施,有利于案件的辦理;五是推進社會治理,通過強化社會共治和信用監管,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衛浴行業仿冒、造假行為猖獗,2017年見報的侵權案件就不下10起。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預料將對這種行為有更大的約束作用。
編輯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