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許克振、湖北省林業廳廳長劉新池實地調研山桐子產品
前不久,第十一屆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許克振,攜省政府副秘書長葉澤林、省林業廳廳長劉新池以及省發改委、省扶貧辦、宏泰集團、長投集團等相關部門與企業負責人深入到鄂西州利川市,實地考察調研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發展情況。
2017年12月,許克振一行第一次來到利川調研產業扶貧及特殊扶貧項目推廣,重點了解了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的發展現狀,并深入沙溪鄉大坪村種植基地及中試設備基地、工廠化育苗中心進行考察。繼第一次調研考察之后,此次許克振攜省相關部門與企業再次來到利川,為利川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建議。
2018年1月12日,許克振曾到咸寧市專題調研幕湖北省阜山區荒山治理和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發展情況,強調要把發展油葡萄(山桐子)產業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效結合起來,因地制宜推進幕阜山區綠色發展。許克振深入通山縣楊芳林鄉、大畈鎮荒山治理現場詳細了解荒山治理的措施、方法,仔細詢問油葡萄(山桐子)的種植、養護和成效等情況,召開座談會聽取情況介紹,充分肯定了咸寧市把發展油葡萄(山桐子)產業與精準滅荒造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結合的工作思路。
他在調研中明確指出,油葡萄(山桐子)是湖北省山區一舉多得、一本多利、一栽多益的少有樹種,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發展有利于推動山區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他強調,要做實荒山治理工作,因地制宜謀劃好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發展;要充分發揮山地優勢,以種植油葡萄(山桐子)為主導,延伸發展林下經濟,形成種植、養殖與觀光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要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多方參與種植,做大油葡萄(山桐子)產業,幫助貧困。在座談會上,許克振進一步表示,油葡萄(山桐子)是湖北省山區優質高產的木本油料樹種,適應能力強、油料產量高、木材品質好,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應、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要實現政企產學研結合,加強科研攻關,突破技術瓶頸,搞好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的精深加工。要有效利用現有政策,推動油葡萄(山桐子)基地規模發展壯大,提升產業綜合效應。要研究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嚴格風險管控、凝聚發展合力。要加大市場主體的培育扶持,強化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效應。他希望,大家群策群力真正將油葡萄(山桐子)產業轉化為實現山區精準滅荒、百姓脫貧致富、美麗鄉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油葡萄(山桐子)為本地鄉土樹種,對氣候土壤要求不嚴,適宜海拔3500米以下,豐產期平均產果量每畝3000—5000斤。全國大多數地方均適宜發展油葡萄(山桐子)產業,油葡萄(山桐子)具有易栽種、產量高、含油高、油品好、材質好、易推廣、不爭地、保水土等多重優點。
目前利川沙溪已建立了1萬畝油葡萄(山桐子)示范基地,南坪鄉建立了200畝油葡萄(山桐子)樹形試驗示范園,沙溪荷花村建立了40畝油葡萄(山桐子)苗育基地、50畝油葡萄(山桐子)間作套種立體栽培試驗基地、占地22畝的現代溫室大棚以及560平方米的組織培養室,并探索實行“613”的精準扶貧模式,在利益分配上農民、合作社、公司三方按“613”模式分配,即油葡萄(山桐子)產量農民得大頭分6成、合作社分1成、公司分3成。至2018年底,油葡萄(山桐子)產業將帶動利川市141個貧困村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座談會上,許克振還從政府引導、保障服務、研發創新和品牌開發等方面對利川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發展提出建議。劉芳震、肖諫誠、張濤、粟勇等州市領導陪同考察或參加座談。
《中國林業產業》雜志/王利 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