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地板行業面臨消費升級、出口受阻、成本上漲等多重挑戰。2017年,經濟環境仍將持續低迷,業內人士預測,新的一年里地板行業將徹底洗牌,兩極分化的格局將進一步體現。那么,地板企業又該如何把握行業發展變化,積極做出有效的應對?
“設計+創新”成吸睛法則
在市場下行的時候什么樣的品牌會脫穎而出?有人說經濟下行的時候馬太效應會愈發凸顯,即20%的企業會越來越強,80%的企業會越來越差,被市場淘汰。“品牌想要做強做大,品質和服務仍然是核心競爭力,落下設計創新也終將被市場淘汰。”
“消費者已經開始從滿足物質需求向滿足精神需求轉變,從傳統的衣食住行轉到娛樂、教育、養老、養生醫療方面的轉變,以此滿足基本需求的衣食住行本身也在進行品質和檔次的升級。沒有消費者會愿意為沒有品質的產品買單。”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果說前30年的生產靠的是拷貝西方技術,我們原創沒有多少,經過30年,現在的市場環境已經改變了,能夠讓品牌抄的都已經抄完了,不讓品牌抄的已經抄不到了。產品的設計創新與品質升級,勢在必行。現在,很多家居地板賣給消費者,消費者已經看不上眼了。房子的質量在提升,如果地板品牌再不推動設計和品質的升級創新,不從中高端走向高端,就會被市場落下。
“互聯網+”不如“+互聯網”
從生產到流通、從流通到消費,在過去的2016年里,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地板行業的各個環節。對于消費者而言,從網上訂個地板已經不是什么難事兒。而面對頻頻出現的“互聯網+”符號,業內人士則表示,“被互聯網加,不如主動去加互聯網。”
業內人士表示,運用互聯網營銷甚至用互聯網吹牛,這是利用互聯網的第一個層次;而如果能利用互聯網改變產品的生產,改善企業的生產流程,讓消費者和生產者直接對接,顯然更有意義,這也是利用互聯網的第二層意義,利用互聯網的技術改造生產流程,方便消費者的選擇;而互聯網最后一個層次的應用就是用互聯網的技術進行管理。事實上,互聯網帶來去空間化和跨界,對于消費者而言既有方便也有風險,而把好互聯網運用這一關,無論是賣場還是品牌,都可能會完成新的升級。
“價格戰”不是判別勝負標準
從看價格、看功能,到看品質、看設計,消費者的眼光越來越挑剔,此時仍然堅持打價格牌的商家,或許也是別無它計。當然,消費者愿為“廉價”買單的時代早已經過去,拿不出好產品,想要捕獲消費者的心已經成為奢望。
“首先地板行業針對的消費群體是擁有住房的人,在這種先決條件下,他們除了物質需要還需要更多的精神方面的重大的需求,這方面恰恰是地板產業升級的目標。”業內人士認為,文化的增加,設計的增加,感受的增加,創新的附加,壽命的附加,只要將這些要素像揉面一樣揉進去,消費者便會接受。當消費者認“物美價不廉”這個理念,才是市場條件下真正的價值回歸。
2017年將是地板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的關鍵年,地板企業只有把握消費升級的方向和行業變化的趨勢,才能更好的迎接未來挑戰。
編輯: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