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頻繁發生大規模持續霧霾天氣,約1/4國土面積、6億人受到影響,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形勢嚴峻。環境空氣中的PM2.5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直接排放,二是二次顆粒物。VOC作為重要的二次顆粒物,對霧霾的形成和區域分布具有重大影響。
油漆、涂料行業是大氣污染防治計劃中的重點行業,其VOC排放是形成PM2.5的重要來源。加大涂料中VOC的控制力度,對于大氣污染防治至關重要,而如何界定涂料中的VOC并準確測定其含量,是分析工作者一直以來研究探討的課題。
VOC的定義
目前,國際上對VOC有多種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熔點低于室溫而沸點在50~260 ℃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總稱。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所處環境的正常溫度和壓力下,能自然蒸發的任何有機液體或固體。
美國政府:在大氣中具有光化學活性的化合物,而任何其他的化合物被定義為豁免化合物。
歐盟:在101.3 kPa標準壓力下,沸點最高可達250 ℃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中國:在101.3 kPa標準壓力下,任何初沸點低于或等于250 ℃的有機化合物。
用氣相色譜法測定VOC含量時,均以沸點為251 ℃的乙二酸二乙酯或沸點為252.6 ℃的十四烷作為色譜分離的標記物。至于我國的VOC定義是否更科學、更合理,還有待同行繼續探討和研究。
我國VOC的測試標準
有了VOC的定義,必然就會有對VOC含量的測試方法需求。目前,國內外對VOC測試方法的意見比較統一,即為:在規定的條件下,所測得涂料中存在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含量。此處的“規定的條件”概念較為寬泛,因此這也是行業內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ISO 11890中述及“所需考慮的化合物的性質和數量將取決于涂料應用的領域”,即:對于涂料產品的不同應用領域來說,VOC含量的測定或其計算方法以及限量值應通過法規規定或雙方約定來確定。在這方面,我國的涂料產品標準和VOC測定方法標準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為了提高我國國家標準采用國際標準的比例并及時跟蹤國際標準,使我國的基礎標準與國際接軌,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領導下,由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于2009年組織完成了《涂料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的測定》系列國家標準3項,即:GB/T 23984—2009《色漆和清漆低VOC乳膠漆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罐內VOC)含量的測定》、GB/T 23986—2009《色漆和清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和GB/T 23985—2009《色漆和清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的測定差值法》,分別適用于VOC含量在0.01%~0.1%、0.1%~15%、>15%的三部分涂料體系。該系列國家標準系統地提升和完善了我國評價涂料中VOC含量的測試標準體系,并使我國涂料VOC含量測試技術進入了國際先進水平的行列。
近年來,全國涂料和顏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為促進我國涂料的低污染化,從維護涂料生產、施工和使用人員的健康考慮,從維護人居環境和自然生態出發,提出了《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系列標準,如GB 18582—2008、GB 24613—2009、GB 24408—2009、GB 24409—2009 、GB 24410—2009等。這些標準對多種涂料中VOC的含量均進行了限值規定,并建立了諸多VOC測試方法,為后期其他類似產品標準或方法標準的制訂奠定了技術基礎。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