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紅木”不斷被推上風口浪尖,國際輿論也不斷對紅木非法砍伐和貿易帶來的惡性事件進行遣責,各個紅木木材原產地國紛紛“覺醒”,對紅木砍伐和貿易升級陸續加強制定嚴格的管制措施。
繼緬甸、老撾、柬埔寨之后,8月中旬,越南也開始“一刀切”地嚴查起了紅木走私,正常報關的貨物和部分商人,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至此,近半東南亞國家紅木進出口貿易已“封關”。
【熱點追蹤】
在過去的6、7月,東南亞各國的木材封關政策和高強度的打擊走私,使得國內的紅木原材料市場已經轉變為賣方市場。8月中旬,為了越南紅木木材市場的平衡供需關系,越南公安開始全面檢查簽證,持旅游簽證到紅木木材市場附近均被罰款和限定三日內離境。
據越南木友透露,8月10日在友誼關查獲七車裝有木材開料的車輛,所有涉嫌貨物暫扣查驗。而正常報關的貨物也因此加大了查驗力度。邊境貿易的紅木商家人心惶惶,相對的,市面上大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
隨著越南的這一封關措施,近半的東南亞國家(緬甸、老撾、柬埔寨、越南、泰國)的紅木材料進口通道都被“封鎖”。目前,國內紅木市場形勢越發嚴峻,東南亞紅木庫存材料有出無進,有的木材商們囤貨惜售坐等漲價,也有的工廠已經停工等待行情穩定。
事實上,東南亞各國陸續嚴控紅木的出口和走私,其實是國際上對熱帶森林管理的一個趨勢。亞洲地區紅木家具市場的井噴式發展,是由東南亞國家紅木砍伐與交易的鏈條所支撐的,由于很多這樣的事件發生在國家邊境地區的森林,給地區的穩定性帶來了很大威脅。
以緬甸為例,緬甸的森林覆蓋率從200多年前的70%,降低到了現在的20%左右。森林資源狀況不容樂觀。此外自從今年6月《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出臺以后,紅木材料出產國開始嚴禁砍伐并控制出口,一些原木的價格飛漲。
先是各國針對紅木原材的管制力度加強,各國的限制令使得紅木市場的木材進貨情況越發嚴峻,中國紅木進口難度加大,國內紅木市場必然遭受打擊。與之相對應的,是國內的紅木原材料市場已經轉變為賣方市場,原材和相關紅木制品的漲價已成定局。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