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家居行業哀鴻遍野。據統計,迄今為止,今年深圳關門倒閉的家居廠商超270家。一邊是各種行業紛紛涌入,跨界占領大批家居市場份額;另一邊是大量中小品牌庫存嚴重,企業倒閉老板跑路。不容置疑,家居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從“淘金”到“洗牌”的痛苦過程。
那么,家居企業們如何看待新的洗牌期到來?如何在當今市場不景氣、線下向互聯網思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避免“輪回”般的結局?
內部反省 尋找下跌原因
縱觀家居行業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景象一如多年前,傳統家居企業也曾一度摧枯拉朽般的占據了國內家居市場“半壁江山”。但轉眼間,供應鏈、渠道、庫存等問題接連爆發,許多板式家居企業在區區幾年內被尚品宅配、小米等品牌跨界完成逆轉。
在改革開放初期那個商品極度短缺,一切都供不應求的初級市場階段,只要有膽量,敢想敢干,足夠勤奮,同時又懂得順潮流而動,就能為自己贏得機會,能夠取得一定的成就。回望許多家居行業的原始財富積累者,當初腿上泥土未干,古銅色的皮膚,紅撲撲的臉蛋,一副副經典的形象歷歷在目。沒有團隊,沒有資金,白手起家,便成就了許多龐大的家居集團。但時至今日,市場化越來越成熟,經濟全球化導致分工越來越明確,沒有與時俱進,沒有團隊,沒有資金,沒有產品,盲目闖入市場、挑戰市場,純屬扯淡。儼然無異于雞蛋撞石頭,更怕沒有理念“愣頭青”之舉。
列寧曾經說過,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內因是決定事物存在和發展首要的根本的因素,環境因素等外因只起推動作用。成功的企業都類似,不幸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同。與其抱怨市場不樂觀,還不如反思自身不足更為實際可行。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痛點,在當今形勢下,并非望穿秋水痛苦等待挺過洗牌期,尋找自身內部原因,首先從企業內部進行變革是必然之舉。
商業誠信缺失 搬石頭不只砸腳
從“人之所助者,信也”到“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誠信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許多家居老板身背阿瑪尼普拉達,開個寶馬穿大褲衩,四處瀟灑稱老大,風光無限閑思遐。背后卻干著拖欠工人工資,忽悠材料供應商,偷換材料,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勾當,最后打怪通關修煉到眾叛親離的級別。曾經身價幾千萬,如今點頭哈腰裝孫子,求爺爺告奶奶東拼西湊,還是敗在區區十幾萬的借款上,最后企業轟然倒下的案例不在少數,著實可嘆又可悲!
人無信則不立,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是連個小學生都可以倒背如流的道理,為何在生意場上卻如此缺失?商場如戰場,從材料供應到終端銷售,有些企業老板偏偏要將上下游的信任都消耗殆盡才甘心。通俗點講,就是信任像一面鏡子:一旦破碎了,就無法修復了。
只要作起死來,誰也救不了你。負債,倒閉不可笑,跑路之舉才是對人格的質疑。跑得過手無寸鐵的員工,逃得過一次次選擇相信你的供應商,跑得過良心和法律嗎?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跑路直接破滅了他日東山再起的希望。以后再崛起,對不起,你還是回家洗洗睡吧!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
接二連三的家居企業用生命證明了市場證明如今的商業模式已不適用,不管是新型O2O,還是倉儲式,獨立店等其他形式,不只是耍耍嘴皮子的事,更需要用行動讓市場來證明!
正視洗牌歷程 認清自身不足
目前,有三大時代主題。第一,經濟全球化;第二,信息時代;第三,第三次工業革命。而家居行業也必定朝著標準化、品牌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在工業4.0年代,家居行業連工業2.0都沒實現。在未來,家居行業也必定通過市場的整頓甩掉包袱,如家電、數碼行業般向標準化方向發展。而品牌的培育,猶如撫養嬰孩,是一個長期的累計過程,并非一時一刻就能顯現。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其他年代,成功企業的崛起是無一不是靠品牌來打江山的。
產品永遠是產品是企業安身立身之本,質量顯得尤為重要。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劣質產品就算披上精美的包裝依舊改變不了披上羊皮的狼的本質。過硬的質量加上精美的包裝,完美!另外,當今的消費者是更加注重服務的一代,家居企業亟需轉變傳統觀念,打造質量到服務的全套配置,才有在如今風雨飄搖的家居行業馳騁的資本。
編輯: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