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大環境影響下,近幾年家居賣場生意普遍不好做,躺著賺錢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如何更好的留住消費者、提升業績,成為各個經銷商心里的一道坎。
據一份2015年度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近七成家居消費者年齡為20-35歲,家居用品消費群體年輕化成為趨勢,以80、90后為主體的年輕消費者正成為家居用品市場的主力消費群體。
留住年輕一代消費者,或許是打破現有僵局的一個不錯的方式。是否抓住年輕消費者似乎就是制勝關鍵!
而年輕人觀念新銳,消費行為超前,很多在年老的消費者看似不可能的行為,在他們那里,往往是順理成章的。比如最近在悄然興起的貸款消費,正在成為一股值得關注的消費潛流。
產品層次取悅年輕消費者還不夠
從今年各大家居展會上可以看到,市場似乎真的在對待年輕消費者問題上下了不少功夫,“投其所好”:色彩使用上更加大膽活潑,鮮艷色彩的碰撞更具張力;化繁為簡,摒棄以往繁復的家具設計,更加符合年輕人口味;更加注重產品功能性,家具設計趣味性更強;風格更加多元化。
家具企業在研究新一代消費者的時候,更多的是關注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認為產品是核心,做出好的產品自然能賣出去。但作為整個家具銷售產業鏈的終端,經銷商承受著年輕消費者消費能力不足帶來的巨大銷售壓力。
如何解決年輕消費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其實現代社會已經準備了好的解決方案,這便是貸款消費。
年輕人消費觀念改變 貸款成消費潮流
來自波士頓咨詢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個人消費貸款有7.5萬億元。其預測,2018年這個數據會達到17萬億,3-4年里有10萬億的增長(波士頓咨詢的這個數據,講的是廣義上的消費金融,其中不僅僅是“花唄”“京東白條”或者P2P那些借1000用3天的借款需求,而是跟消費者相關的所有金融行為——不管是買車、買房,教育、醫療、裝修,甚至高中生分24期買個Iphone——都包含在內)。
年輕一代消費者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貸款消費在年輕人中屢見不鮮。
既然貸款消費已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為什么購買家具不能使用貸款消費的方式?
現在購房的消費者絕大部分采用的是貸款的形式,因為買房花費巨大,相對來說在裝修與購買家具上面的預算會降低很多。人們在購買家具的時候,往往會對那些高品質、高價位的家具望而卻步。
目前還很少有家居企業嘗試在家居消費方面給消費者提供貸款。誰來成為家居消費貸款的“吃螃蟹者”呢?
網購貸款便捷 貸款消費先從網絡突破
眾所周知,隨著網購的興起,出現了一批以互聯網為依托的家具品牌如林氏木業等。林氏木業的迅速崛起與消費者的消費潮流及習慣有關,但同時,網上支付的便捷性以及天貓分期,花唄等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支持也不失為一個重要原因。
網購的沖擊使得越來越多家具企業開始嘗試網上商城的銷售模式,寄希望于線上線下共同發力,以線上流量帶動線下品牌的銷售。但是否考慮過這種線上的信貸銷售方式就不得而知了。
未來的家具市場一定會是一種產業鏈大融合的發展態勢,但,家具企業在對消費者需求進行研究的時候,是否應該更多關注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呢?貸款消費已成為必然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家具銷售方面,會出現眾多的貸款消費企業,來推進自己的市場銷售。
貸款消費會成為家居銷售中的“新大陸”嗎?相信市場會很快作出自己的解答。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