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O2O創投界有種說法,叫低頻打不過高頻,意思是用戶使用頻次低的,打不過用戶使用頻次高的。想想也是,打車外賣洗衣服確實是你我凡人三天兩頭的剛需,高頻就會引向用戶粘度高,低消就會引向用戶基數大,“用戶粘度高X用戶基數大=更加龐大的DAU(日活)”,理所當然,變現能力就強。
這么一分析,聽起來好有道理的樣子。
最近又讀了一遍劉慈欣的三體,大劉在《三體》中提出兩條宇宙文明法則:“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即首先要保證自己的生存);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即宇宙的總體資源是有限的,如果真的有多個文明互相發現,可能會引發資源爭奪的戰爭)”
我們置身的生活和市場環境也是一個小宇宙,O2O產業在不斷增長和擴張,但是市場整體容量是保持不變的,或者說一段時期內保持穩定。如果互聯網變革也是一樣的道理,O2O的過程勢必會從高頻低消向低頻高消領域擴張。
確實,2015年隨著雷軍系投資“愛空間”,風平浪靜良久的互聯網家裝市場,仿佛在一夜間熱了起來,電視上、電影放映前、公交地鐵上、戶外媒體上,到處都是互聯網家裝企業的廣告......
Talkingdata這份數據充分顯示,金融、餐飲和零售類等高頻行業O2O覆蓋率已經很高,每個領域都有了占山為王的寡頭。換言之,這些領域已經是一片血流成河,“資本寒冬”到來時,低頻高消的領域似乎成了新的藍海。
然而,經過一年的熱鬧,房產、家裝等低頻產業市場份額比較高的房天下和最美裝修也連1%都不到。這主要是因為:裝修是一項供應鏈超長并且涉及服務方廣的服務。傳統裝修最大的痛點在于品質不可控,裝修過程中對增項和費用產生爭執,而追求口碑和粉絲效應的互聯網模式,原本可以通過社交、互動或者標準化等方式迫使裝修公司提高對自身的要求,但裝修這趟渾水似乎比他們想象得更加難趟。所以經常爆出“XX裝修用戶投訴工期被拖,裝修驗收跟效果圖嚴重出入”等糾紛。
此時,不禁有人會問渾身痛點的家裝業是否可以徹底O2O化,或者家裝O2O之路到底在何方?
目前,互聯網家裝平臺主要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搭建平臺,采取與裝修公司、設計師和施工隊合作的形式,平臺擔當第三方監管,像齊家網、土巴兔就是這種模式;第二種是自己養工人施工,自建物流和倉儲,愛空間、有住網都屬于這個范疇。這兩種模式可以類比為淘寶模式和京東模式,平臺化的淘寶模式可以快速圈來用戶,入駐的商戶經過大浪淘沙后迭代出天貓,而京東模式的特點是自己做采購和物流,將假貨和發貨不及時的問題在一開始就屏蔽掉。
然而,這兩種模式也各有各的問題,平臺模式:全程監理很難實現,主要是因為裝修平臺對各級建材和服務商的把控不夠,聲稱可以提供“一站式裝修服務”的土巴兔,在網站介紹上稱,可以享受免費驗房、免費設計與報價、免費監理、建材特賣、裝修資金監管、裝修貸款、保險等服務。
然而,剛剛于今年8月完成裝修的張阿姨告訴筆者,“在整個裝修過程中,土巴兔最大的作用是給我推薦了三家裝修公司,期間只有客服打過兩個電話詢問我是否有不滿意的地方。至于墻面沒做好、隨意增加項目這樣的問題,都是我和裝修公司直接交涉的,土巴兔并沒有出面。”除了并沒有全程深入監管整個裝修過程外,所謂的免費設計其實只是一張堆砌了用戶需求的基本圖紙,徐先生最后還出了2000多元購買了詳細的裝修圖紙,監理只在3個關鍵節點驗收交錢時出現,增項漏項的問題仍然沒有根治。
“這樣的問題不只在土巴兔上出現,互聯網家裝平臺沒法真正管控合作的裝修公司、施工隊或設計師。施工環節有很多不確定的偶然事件。”《裝修情報》總編輯沈佳雄解釋道,這家行業垂直媒體曾經做過兩年的裝修公司,在他們看來,選擇互聯網裝修平臺還得要口碑,“誰的售后處理速度快,誰最靠譜。”
傳統裝修業一向被認為“水很深”,多一個環節就多一層費用。一位進口地板的品牌銷售經理透露,一旦進入傳統裝修公司的銷售系統,就逃不了返傭,一般來說,成交價的20%要返給裝修公司,剩余部分的15%再返給設計師。互聯網公司能否靠嚴格的流程和支付寶式的擔保交易,擠干傳統裝修中的水分,只能依賴于自身是否足夠強大,市場是否給了它們足夠的話語權。
自營平臺:好的工人難求
“我們一開始也嘗試過做平臺,但發現最難的是把控裝修公司、設計師和施工隊,整合不了只能抓過來自己做。”有住網總裁李丕向媒體表示。自己招募工人,在工期、施工標準和收費上都更好管控。但好的裝修工人難找,想要改造“馬路游擊隊”必須要投入時間和資金培訓。而且裝修的地域特性明顯,每擴張一個新的地區,就需要重新了解市場的特點。的裝修公司合作,這些裝修公司底下往往有幾支固定的施工隊。
愛空間也采取自養工人的模式,雖然他們已經將效率最大程度提升,將工期縮短到20天,但是訂單量還是要有所控制。“我們的工人都需要培訓到位后再上崗,即使延期開工也要堅持。如果我們已經接了100個單子,我們會控制50戶先開工。”愛空間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季學武表示。
家裝O2O到底路在何方?唯有創新和深耕!
創新之處可以想象的空間筆者想到以下三個方面:
1、以設計師為切入點,還原設計師價值,設計師不再需要背負過重的銷售指標后,便可以專注精力回歸設計。同時賦予裝修用戶充分自主權和參與感,通過用戶評價和互動體系,使服務好的裝修服務商漸漸獲得更好評級從而獲得更多訂單,也就是良幣驅逐劣幣的方式。主打設計師牌的最美裝修上線短短一年不到,已經成功獲得近1000萬裝修用戶,并有分布全國40多個大城市超過3000人的設計師上傳作品,增長速度飛快。同類型的APP還有窩牛裝修、酷家樂和設計本等,雖然量級還不是很大,但是服務各有優勢。這種創新模式已經不單單停留在想象階段,已經在被驗證的時間道路上。但是以設計師為切入點的移動項目也是面臨諸多挑戰,比如對設計師的把控力,所謂“生態系統”建設,以及背后一系列供應鏈的整合,所以說家裝O2O任重而道遠。
2、將F2C(工廠對消費者)的模式轉變為C2F(消費者對工廠)。互聯網家裝平臺離用戶很近,最了解用戶的需求,如何將用戶的需求反饋給上游制造商,來創造批量需求才是創新點。最美裝修負責人告訴筆者,在他們最新的版本上已經嘗試根據目前平臺上大數據匹配用戶個性化需求做一些用戶定制商業化運作,接下來將會通過C2F(消費者對工廠)來打造F2C(工廠對消費者)的設計師款爆品。
3、更多想象空間還在2015年很火的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虛擬現實技術對家裝業有著致命的誘惑,你想,你可以任意組裝,任意變換家具,選擇你喜歡的窗簾,地板瓷磚……在虛擬現實世界給自己的房子裝修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如果采用了最前沿的VR技術,和傳統的看設計圖、看樣板間裝修照片完全不同,用戶會像進入了裝修完成后的房間一樣,能夠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為裝修提供更直觀、更可靠的決策參考。酷家樂APP上已經可以體驗,據了解,最美裝修等其他也正在積極研發VR引擎和3D技術。
其實互聯網人從來不缺乏想象能力,相比較想象空間更考驗互聯網人的就是深耕,家裝行業尤其需要深耕者。
做到以下三點,低頻的O2O就可能勝過高頻的O2O
1、你要能更快地幫用戶做選擇。如賣煎餅的黃太吉,產品比“百度外賣”少多了,但它自己有廚房和物流。從接單到送餐,百度外賣要一個小時,黃太吉半小時就搞定了,速度快、控制力強就是其優勢。對應到家裝領域,就是一定要在個性化特別強的家裝領域打造相對標準化的“爆款”系列,并且能夠完全控制其上游服務商和設計師。
2、你要能幫用戶做出慎重決策。如拉勾網,專門做網絡招聘,對企業來說,招聘網絡人才很重要,這就叫慎重決策,很多老板和HR喜歡用拉勾網找網絡人才,就是這個原因。相反,如你找個保潔,直接上58同城就夠了。這點應用到家裝領域就要發揮設計師的專業才能了,要結合用戶的房屋和需求幫用戶做好這個慎重決策。
3、你要幫用戶避免選擇恐懼癥。如,我們出去吃個飯,都會去美團、大眾點評上找餐廳,但它們都是海量信息,你要分類搜索,特別頭疼。所以,像Enjoy、城覓這些精選限量美食的網站就有優勢了,他們幫你做選擇,把最好的餐廳挑出來,你直接照著推薦吃就完了。這一點上面家裝界只要出現一個小紅書就夠了。所以說,雖然是低頻,但只要你夠專業,夠垂直,夠人性化,可以快速精準得幫用戶做到個性化匹配,就有可能勝過那些看起來更高頻的O2O公司。
面對具有4萬億市場規模的國內裝修市場,無論是土巴兔,還是齊家網,無論窩牛裝修還是最美裝修,都還只是一個小分子。不過,新興的家裝O2O平臺對于家裝行業的顛覆和改變已經開始,傳統家裝公司將會逐步告別暴利,而家裝消費用戶最終將從這場行業變革當中獲益。
編輯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