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今年的木門行業在前進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很有可能會出現降幅10%,甚至是20%,在煎熬的過程中,一些小品牌就會抵御不了壓力,最終被市場所淘汰。而大品牌也只有不斷增強自身抗風險的能力,才能成功御寒。
木門品牌“兩極分化”
受經濟環境的影響,木門市場在去年已經呈現出了不同以往的轉變。一方面,一些有實力的品牌在掙扎中繼續攻城掠地,全國擴張,搶占市場份額,獲得發展契機;另一方面,一些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品牌發展停滯甚至退步,有的面臨資金困難,經營窘迫,幾欲倒閉。
從近期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到家居建材行業競爭的白熱化,整個市場呈現出內憂外患的狀態。木門業處于家居建材業中的重要一環,自然難以獨善其身。
一說起電商領域,人們腦中油然而生的肯定會是京東、阿里巴巴、淘寶、卓越、當當等巨頭,再論及智能手機領域,非蘋果、三星品牌莫屬,除此之外,也有老資歷品牌諾基亞,新興品牌小米、魅族等。這些各自領域內的“高富帥”品牌,不僅有著聞名遐邇的市場知名度與廣泛的市場份額占有率,也是人們口中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大品牌。
那反觀木門行業,能被我們消費者耳熟能詳的木門品牌名卻是少之又少,“高富帥”品牌更是鳳毛麟角。這是何等原因呢?九正建材網小編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起點平臺低。木門行業是一個進入門檻較低的行業,只要有資金,購買了設備和原材料以及招募到生產人員即可投入生產,不太需要涉及太多技術研發的層面。“平民”出身的血統決定了木門行業“高富帥”的難產。
二、跟風模仿嚴重,難以突出貴族個性。木門行業的跟風模仿是有目共睹的,A家有什么產品,B家總能創造出類似的木門產品,同行之間存在太多類似性,品牌個性難以突出,沒有獨顯性。
先天缺乏高起點,高平臺,后天又缺乏自身的獨特優勢,所以造就了木門行業難以產生“高富帥”品牌。
反觀那些小型的店鋪,在行業巨頭們的“馬太效應”影響下,盡管一些小門店有著本地消費基礎,但由于品牌知名度、資金和管理能力的劣勢,在行業的快速洗牌中面臨危機,面對即將來臨的全行業整合前景堪憂。
編輯:201504